智慧城市大气网格化环境监测系统助力完善城市环境监管体系!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大气环境也在随着建筑扬尘、雾霾等污染源变得越来越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应当加强对建设施工和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洁,控制料堆和渣土堆放,扩大绿地、水面、湿地和地面铺装面积,防治扬尘污染。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上述工地未按规定进行遮盖,导致扬尘四起,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空气环境。
部署城市网格化环境监测系统,是将城市以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为单位,分级划定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网格,大范围、高密度的布点,以站点的形式将城市环境连成一片蜘蛛网一样的网格,实现区域网格全覆盖,实时了解污染来源,客观真实反映污染现状,综合分析污染原因。
我们一般对于城市空气环境监测了解较多的都是由国控站等大型监测点发布的空气数据,那么网格化监测与国控点监测相对比又有哪些优势呢?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技术方法。国控点一般监测PM2.5、PM10、SO、NOx、O3、CO六项指标,监测到位,但不能对单一的指标进行分析。而网格化空气监测站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每种检测参数采用独立的传感器,互不干扰,具备高性能、高准确度、高品质的优点。
2.成本投入差别大。对网格化监测系统有些了解的人都清楚,网格化监测的特点在于微观站成本投入低,设备维修维护便利,适合大范围、高密度布点。通过网格化布点,可以采集到准确、精细的污染数据,经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实时掌握污染趋势动态,实现污染溯源。这是原有的一个城市仅有几个大气监测标准站所无法媲美的。
3.售后及维护。国控点的成本及后期运营费用较高,很难进行大面积、精密化布点, 并且“说不清污染来源”的问题仍然存在。而微型仪器恰好弥补了这样的缺点,在污染发生时,能分析污染物来源、时间及污染物成分,而且维护方式简单,运营费用较国控点低。
作为国内环境监测行业领先的,积累了多年的大气环境领域监测和大气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制造应用的经验,针对目前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网格化建设,推出的新一代城市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具备以下特点:
1、监测端采用高精度气体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寿命长、稳定性好的特点;
2、支持多种气体和因子监测,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监测项扩展;
3、整合GPRS、EDGE、TD-SCDMA通信技术,实时检测区域大气环境数据,实时数据传输,实时监测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
4、实时各类监测数据的接收、显示、统计、自动分析、存储、应用、发布。在监测管理中心显示终端上直观的生成可视化的计算结果图表;
5、产品采用工业级设计,防水、防尘,达到IP54级别防护要求;
6、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管理平台,包括基于WEB的管理系统,移动APP、微信等;
7、维护简易方便,稳定可靠,优质优惠。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智慧城市网格化环境监测的资讯,请登录官网,与我们的客服人员取得联系。